0%

读《疼痛学》

疼痛一词包含三个维度的信息:感觉维度、情绪维度、认知维度

这本书可以当做一本手册来查阅。书的主编是北京大学医学院的韩济生院士,他将疼痛拆分成若干节,每节交给不同的人分头完成。每节主要讲一些领域内共识,以及最新的(2005年左右)治疗手段。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启发意义。

本书有两部分对我有较大的启发意义:疼痛的上行传导机制,以及三叉神经痛的病理介绍。

疼痛如何产生?从痛觉感受器->神经纤维->脊髓->丘脑->高级中枢(大脑皮层)。一步步传递。

对我最具启发性的一些结论包括:痛觉编码是一种网络行为。和疼痛相关的脑区有很多:丘脑、感觉皮层、前扣带回、前额叶等。

还有从分子层面对疼痛的理解:致痛因子、镇痛因子(包括内源性、和药物治疗)。

治疗疼痛的手段也多种多样,比如药物治疗(各种各样的药物),手术治疗(很粗暴,基本想法就是对疼痛信号的传导进行阻断,比如在脊髓后角进行阻断,在丘脑[驿站]处进行阻断,切除部分前额叶皮质等等。那些使用电针、热凝等技术出发点基本上也是造成痛觉信号阻断)

在头面部疼痛那一章,我了解到国际疼痛协会对头面部的分类多达30余种,很震撼。我所关心的三叉神经痛仅仅是这么多头面疼痛的一种。

本书出版比较早。关于疼痛矩阵的介绍基本没有。三叉神经痛的相关介绍和我的认知基本一致,没有什么新的东西(以射频和微血管减压术居多)。

对我的启发:借助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红利,探索S1皮层中的神经元如何编码TN,对于人们理解TN以及疼痛具有启发意义。对于临床上如何治疗TN,也能够提供潜在靶点。